|
深圳“轮椅”女孩考上港中文(深圳)大学 :循梦而行 向阳而生“真为你骄傲!”收到消息当晚,俞凯馨父母很是兴奋,当晚就邀请她下馆子庆祝。哪料这个对自己有着高要求的女孩,在高兴之余,还是不忘按时去上托福课,父母只能自己庆祝。 “俞凯馨是一个非常自律的女孩子。”俞凯馨的妈妈这样评价她。而在后续聊天中,记者发现,看似柔弱的她,在面对提问时引经据典,表达准确,思维清晰,让人惊讶于柔弱外表下的强大能量。 受访者俞凯馨。 “俞凯馨是一个非常自律的女孩,在家时,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和阅读。”俞凯馨的妈妈表示。 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”在谈及学习方法时,俞凯馨分享了她的一些“秘籍”。 “制定学习计划可以更好地布局学习安排,使知识构建过程更为可视化和系统化。”俞凯馨表示,从初三开始,她每天都会制定详细的计划,将待办事项分为优先事项和一般事项,并用不同颜色标注。优先事项是每天必须完成的学习计划,一般事项是临时添加的必做事务,以避免自己忘记。完成并划掉任务的那一刻,她感觉很有成就感。 此外,在完成一个阶段性的小目标时,俞凯馨还会给自己设置“完成奖励”,比如喝一杯奶茶等,这让她更有动力。 在学习过程中,俞凯馨也曾遇到过一些困惑。她回忆道,在高一转科时,她曾经在文科和理科之间犹豫不决,尽管她的文理成绩没有明显的差距,但是她仍然无法决定选择的方向,最后在寻找建议时,一位备受她尊敬的老师给了一条建议:“如果你在两个选择之间举棋不定,那就选择最危险的那一个。” 这番话对俞凯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 “我深刻地理解到,挑战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才能使自己成长。”最终,俞凯馨选择了理科,这对她而言,是相对较危险的选择。俞凯馨表示,虽然选自己不太擅长的领域是危险的,但并不代表她选择了这个方向就无法做好,相反地,她会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苛,以便更快地提高自己。 “如果一个人总是在自己的舒适区内,那么他也就无法体验到成长所带来的巨大乐趣。”俞凯馨表示,她一直鼓励自己尝试新的挑战,相信自己也可以在不擅长的领域中获得成功。 最终,她凭借自己的努力,以优异的成绩成功被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录取了。据悉,根据《深圳市残疾人特殊困难救助办法》,残疾人通过国家教育考试被录取进入高等院校后,在校期间可申请学杂费补助,其中本科最高补助标准为每学年6000元。此外,广东省残联也设立了“南粤扶残 · 助学工程专项资金”,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大学生(含退役残疾军人大学生)可给予一次性获得15000元的本科生资助补贴。 受访者俞凯馨。 受访者俞凯馨即将开始大学生活。 来源:广东残联 |